新浪首页 > 文化 > 北京文学网络精选版 > 正文

真能皆大欢喜吗?

http://cul.sina.com.cn 2005/11/22 13:39   北京文学

  真能皆大欢喜吗?

  中小学生沉重的负担,一直是教育界多年来研究并试图解决的老大难。“减负”的文件最早见诸1963年教育部的文件,1982年列入人大政府报告,1987年列入中共十三大报告。从1983年到1994年的10年中,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先后颁发过六份同类主题、甚至连文件题目都差不多的“减负”文件,同时还下发了四次调整和降低中小学教学课程和要求的文件。19
94年以后,随着对“应试教育”种种弊端和根源的综合分析,纠正“应试教育”倾向的政策制定权下放到省一级。从1994年到1997年,几乎所有的省级教育部门都下发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关文件。总之,我们的教育部门为“减负”可没少投入。也不知道为什么,上边开的“花”那么大,可下边就是不结“果”。2000年的这次“减负”,是第49次重复了,真希望这第49次的“减负”别再变成一纸空文。

  2002年,北京的海淀、宣武、延庆三个区县的小学进入全国课程改革实验。主要是素质教育,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2004年秋,80%小学一年级学生实施新的课程计划,初中也有更多的学校开始素质教育。

  人们期待此举打破“流水线”的教育,使我们的孩子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一代。

  可是直到2005年暑假,北京市教育部门仍在下达“禁止补课令”,严禁中小学校和各种社会补习班提前上新课,严禁面向中小学毕业生举办升学补习班。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北京四中招素质提高班,许多家长排了一夜长队给孩子报名。新学期开始,上海专卖教学辅导书的书店热闹非凡,“长龙”排出店外50多米。放假前,家长就忙着为孩子联系家庭教师和补课班了。无论如何,“减负”对“好”学生可不是好事,只好自己买“零食”。

  “减负”减不下来的关键在哪里

  2000年3月4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李鹏参加政协小组会议,听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张圣坤谈到“减负”时说,现在教育上的热点问题莫过于“减负”。我已经是有孙女的人了,在座的各位大多数也都有子女。我小孙女每天做那么多的作业,比我做总理时还要累。她自己说她在全家最辛苦,起得最早,书包最重。现在大家都在关心这一问题,国家也制定了措施,但很难减下来,关键在哪里?

  是啊,为什么中小学生会有如此沉重的“负”?为什么禁了补课,却火了家教和教学辅导书?现代教育包括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个部分,社会舆论把阻碍“减负”的矛头更多地指向家长。家长也不是“魔鬼”,非要把孩子往“火坑”里推。北京某报社曾对200个家庭进行调查,74%的人说“减负”的规定并没有从根本上“减负”。30%的人不领情,说减“肥”当然好,可高考要求“大胖子”,谁敢减?

  “减负”似乎一直在“捉迷藏”,有意无意绕开了“实质”。

  其实,老百姓早就看明白了,是谁把花季少年压在厚厚的书本底下?是谁把教室变成了“地狱”?尽管高考百般“抵赖”,但“罪魁祸首”除了你高考,还能有谁!小学减什么“负”,这不是本末倒置吗?中考、高考两个瓶颈,中考近些年来也成为你死我活的“独木桥”,根子还在高考的残酷。如今高考还“赖”在历史舞台上,光取消小学毕业考试有什么用?一句话,如果高考不死,中小学教育很难活起来,再三令五申,也是废纸!

  有高考这把“剑”悬着,就是“八竿子”之外的小学也一样“胆战心惊”。沈阳市一位优秀的小学班主任,按照规定“减负”,却使全班的综合成绩下降到年级倒数第二,成为“差班”。在寒假前的家长会上,这位教师哭着向家长们鞠躬道歉,表示今后将加大作业量。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小学“减负”了,中学却无动于衷的原因。中学校长说,“负”当然可以“减”,但现实不能变。小学可以“快乐”,我们中学不能“快乐”,就那么点课时,你让教师怎么办?升不了学说什么都是白说。

  如此这般,沙滩上怎么能盖起“素质教育”的大楼?

  2001年10月,北京101中学高二的一位自称穿着不喜欢的校服背着沉重书包的学生给教育部长写了一封信。在一层层考试的筛选下,我们的想像力早在小学就被扼杀了。我们没有时间玩,没有美丽的天空和太阳,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快凋谢在书桌前了。高考不考的副科,我们都用来做作业,为了少背点书回家,为了回家多睡一会儿。可我们学的是什么?陈旧的课本和陈旧的知识,在高考的恐惧下,我们麻木了。“减负”没错,但“减负”的对象错了,我们强烈希望减掉高考的“负”,我们期望改革。

  由于竞争激烈,高考的难度虽然一降再降,但难以降得很低。普通高中追求高考水平,只面向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而忽视甚至排斥相当多数的学生,或迫使他们向高考看齐。结果相当多数的高中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挫伤,不仅没考上大学,也没有达到高中毕业的水平。大学考不上,总要给人家一个高中毕业文凭吧?1990年以后普通高中实行会考制度,学完一门考一门。由于高中办学条件相差很大,又不能使很多学生不及格,因此会考基本上是水平考试,重点高中根本不把会考放在眼里,只全力攻高考。普通高中就不行了,为了会考的及格率,真是吃奶的劲也使出来了,尤其是高二有五门会考,考前要模拟,加上例行的期中期末考试,高二第二学期几乎成考试季了。学生每考完一课,就像上了一遍刑场,连眼神也散了。许多学校纷纷反映,会考没有“减负”,反而强化了“负”。

  2002年召开的高中课程改革与发展论坛认为,现行的高中课程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高中处副处长刘月霞透露,过重的学习,是学生厌学的直接原因。现在我们的学生情况不容乐观,学习的基本方式还是教师讲,学生听,完全是书面练习,应付考试。86%的学生不喜欢这种以教授为主的讲课方式。

  看来,“考官”、教师、学生、家长,全都认识到了中国教育是失败的教育。难道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高考“吞噬”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青春吗?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