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文化 > 北京文学网络精选版 > 正文

儿童时代是一段不可逆的宝贵时光

http://cul.sina.com.cn 2005/11/22 13:39   北京文学

  儿童时代是一段不可逆的宝贵时光

  科学家是长大的“孩子”,始终保持着一颗好奇心。苹果掉在地上,牛顿由此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水烧开后壶盖跳动,瓦特由此发明了蒸汽机,使人类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陈景润上高中时,听数学教师沈元讲数论中的著名难题哥德巴赫猜想,由此奋斗一生,最终证明出“1+2”,被数学界命名为“陈氏定理”。国外一位大科学家,10岁时听教师讲另一个
定理,顺便讲到“费马大定理”,从此迷上,终于解开了这个世界性的难题。著名的美籍华人杨向中从小在农村放牛,幸运考入中国农业大学,又留学英国,被美国康州大学动物科学系聘为教授。他认为中国的牛奶产量太低,就专门克隆牛,现在成了世界著名的克隆技术专家……

  好奇心非常重要,有没有创新能力,就是看有没有好奇心。世界大师都频频提到好奇心。好奇心是什么?就是对自己所不知道的事物有强烈的兴趣。每个人一生下来就有好奇心,5岁以前的儿童是天生的科学家。在儿童近乎荒唐的幼稚中,却常常蕴藏着真理和惊人的深刻。现代心理学证明,大脑的发育具有不可逆性。也就是说,童年是人生中极为宝贵而又十分短暂的一段不可倒转的时光,科学发现,零岁到两三岁,人的大脑神经元啪啪啪,长得非常快。这个时候,环境的影响非常大。婴儿第八周视觉开始发育,如果被蒙住眼睛,不到一星期就会瞎掉。早期是学习第二外语的最佳时机,学得晚,文法不可能达到母语水平。如果这时营养不良,缺乏教育,会带来无法弥补的后果。比如狼孩,小时被狼妈妈“抚养”,还有阿韦龙野人,从小流浪在法国南部森林,虽然长大后回到人间,但他们的发音和思维等器官只能永远是“野兽”了。

  就是说,好奇心只有在良好的环境才能长大。爱因斯坦曾批评压制儿童好奇心的旧教育制度,说孩子与成人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没有失去对事物惊奇的能力。但机械的教育会扼杀好奇心。没有受过系统教育的人很少失去对事物惊奇的能力,我自己侥幸发现了一些东西,例如相对论的建立,可以理解为由于我多少保存了一些对事物感到诧异的能力。当绝大多数物理学家从学校教育出发继续前进,完全不加怀疑地使用牛顿的空间和时间公式的同时,我却尝试着对它的不信任,重新来考虑全部问题。

  感悟力、审美力、形象思维的能力,以及思维的创造性、批判性(逆向思维)等,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创新教育的基本观念是,每个思维正常的人都有巨大的创造潜力,但只有通过教育途径才能开发出来。美国布法罗大学曾对330名学生进行研究,刚刚听完一个学期创造性思维课程的学生,在产生有效的创见方面,与没听过的学生相比,平均提高94%。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完成的一项对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研究显示,高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降到最低点。爱因斯坦说,什么最可怕?不是原子弹,是我们人类自身的创造性被人为地扼杀了。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它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标准答案组成的应试教育,毁灭的是创造力。

  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说过,中国教育主要是教孩子服从,不准叛逆,培养的是守业人才,结果失掉了达尔文和爱因斯坦。

  我们的教育用漫天撒网的知识把大多数儿童的好奇心“一网打尽”。应试教育以死记硬背和解题技巧为主,学生不需要独立思考和创造力。这大概就是我们的中学生为什么能拿到世界级的“金牌”,而大师级的科技人才凤毛麟角的原因吧?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