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学精选:老汤(2) | |
---|---|
http://cul.sina.com.cn 2005/05/23 16:15 北京文学 | |
作者:林希 莫非陈爷有仙人暗中帮助不成?瞎掰了,一个卖酱肉的,哪个神仙会帮助他呀?说是坐江山,有仙人暗中相助,得天下顺天而治,替天行道,解百姓于水火,那是神仙看着百姓可怜,才帮助救世的英雄夺取天下。从来没听说过哪位神仙暗中帮助过一个卖酱肉的,阎王老爷分配任务,“二郎神,你到下界帮助陈爷去吧。”二郎神问,陈爷是谁?阎王爷向二郎
果然,陈爷有志气,不必神仙暗中相助,人家自己心诚,多少年时间煮出了一锅老汤,陈记酱肉也就名扬四海了。 老天津卫,制作酱肉,没有车间,不似后来那样,有什么食品一厂,食品二厂,食品一厂生产粮食产品,食品二厂生产肉类食品,食品三厂生产罐头,食品四厂,生产素货。酱肉自然属于肉类食品,属于食品二厂专营。食品二厂本部设在河东大马路,厂房一大片,里面有十二个车间,每个车间有一名车间主任,车间主任下面有工段长,工段长下面有生产计划员,还有记录员,统计员,车间有一名书记,有一名工会主席,一位干部负责劳保,一位干部负责计划生育,还有一名负责文体活动。临到上面有了什么精神,还要从一线抽工人到办公室帮忙,这位帮忙的工人表现好,车间可以申请提干,提干之后,属于脱产人员,虽然可以享受每星期二下午的政治学习,但每年两套的工作服没有了。有的人不愿意脱产,就因为老婆舍不得每年那两套工作服,所以一直拖着不申请。可别小看一年这两套工作服,头一套自己留着进车间干活穿,第二套给儿子改制服,赶上劳动布卡其,爱人自己改成时装,穿着还照相呢。 陈爷制作酱肉那年,天津还没有食品厂,陈爷酱肉生意再火,也是在自己家院里做的。陈爷家虽说是个院子,其实就是在铁道边上用半头砖搭起来的两间破房子,围着两间房,一圈儿泥巴墙,好大一个圈儿,就是院子。院里一个大灶,大灶上一口大铁锅,这就是老老年间的天津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食品厂的厂长办公室车间办公室和工段办公室外加操作室的老祖宗。你就说陈爷那时候多牛吧。 陈爷院里那座大灶,炉火常年不熄,煮酱肉的时候闺女一把一把地往灶里续柴,陈爷和儿子陈钩子侍候锅里的事。这里节外生枝,要说说陈爷怎么给儿子起了这么个名儿。 那一年陈婶子怀孕,眼看着到日子了,只是陈爷正忙,快到年底了,家家户户都来找陈爷定制酱肉,一锅一锅跟不上卖,生意好,陈爷把妻子快临盆的事就给忘了。好在陈婶皮实,也不声张,早早将娘家妈妈请过来,也不找接生婆,一切就自己料理了。那一天陈爷正忙着锅里的事,就听见妻子在房里唉呀唉呀地叫唤,陈爷听着烦,又赶上出锅,陈爷回手去抓出锅的铁钩儿,没抓着,陈爷冲着房里就喊了一声:“钩子!”陈爷的本意是问他女人出锅的钩子放在什么地方了。没想到,正是陈爷喊了一声钩子,哇地一声哭,陈婶的老娘在房里冲着院里喊了一声:“不用钩子,他小子自己出来了,大喜呀!” 哟,这一喊钩子,把儿子钩来了,吉祥,就叫钩子吧。这么着,陈爷的大公子就起名叫陈钩子。记住,陈爷的儿子叫陈钩子,后来的故事这个陈钩子是一号男主角,续写陈记酱肉辉煌新篇章。 还说陈记酱肉那一锅老汤,陈记酱肉一锅老汤从什么开始煮的,没有历史记录。据陈爷祖辈上留下来的传说,从中国人懂得吃酱肉的时候陈家就开始制作酱肉了,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这锅老汤就存在了。五千年文化,五千年一锅老汤,文化越老越优秀,老汤也越老越有味,再到了这辈儿上,老汤就成精了。 老汤何以成精?有讲究,陈家没房没地,没有人在朝里做官。陈家就有一锅老汤,靠着这锅老汤陈家祖祖辈辈有饭吃,这锅老汤一旦被世人解密,或者用句现代话说,被人盗版了,陈家后辈就没饭吃了。所以陈家世世代代将院里的那一锅老汤看作是镇宅之宝,刮风下雨,人可以被大雨淋成落汤鸡,老汤里不能渗进一滴雨。而且最最重要,陈姓人家最怕这锅老汤被盗,莫说将一锅老汤盗走,就是偷偷地盗走一碗,满天津城的酱肉都煮出来陈记酱肉味道,陈记酱肉也就不值钱了。 怕老汤被盗,怎么办,就得看严了呗。怎么看,日日夜夜不离人,原先是陈爷一个人白天黑夜不合眼地盯着老汤,一看见门外有人影,立即扒窗沿上向外张望,手里还握着钩子。万一是个歹人来偷老汤,看准了,一钩子保证要了他的小命。后来陈钩子长大了,其实也就是才五六岁,灶上的事顶不上,看老汤还是一把好手。陈钩子看老汤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就是不许别人靠近,煮肉的时候,灶前老爹和他两个人,老爹送酱肉去了,他就一个人立在灶旁,全神贯注地看着这锅老汤,无论什么人也休想从锅里盛一碗老汤走,那也是人在老汤在。要想盗老汤,你就得从陈钩子的身上踏过去,那陈钩子是好踏过去的吗?他手里还握着一把钩子呢。 偏偏那一年出了点事,什么事?前面说了,老家过兵,把陈爷老爹的房檩拆下来烧了,陈爷赶紧回家去修房,停灶三天。停灶三天不要紧,老汤还得有个人照应,好办,陈钩子已经十岁了,白天他老娘看着院里的老汤,晚上他可以照看,保证老汤万无一失。也是偏偏那么巧,那一年天津闹流行痢疾,陈钩子一夜往茅房跑十几趟。老年间,天津人家院里没有厕所,一条胡同多少人家共用一个官茅房,陈钩子跑茅房,院里的老汤谁看管呀?市面上坏人又多,不怕贼偷,就怕贼想,贼人天天想着你这锅老汤,迟早他必有个下手的机会。这一下难了,不跑茅房吧,总不能拉裤里呀,跑茅房吧,老汤保不住了。 就在一天夜里,天黑杀人夜,风高做贼时,趁着风野,满天津卫的小偷都出来了,诸神下界,这一夜陈爷的老汤保不住了。可是就在陈钩子拉肚子往茅房跑的时候,不等痛快,才拉了一半就提着裤子往家跑,只是他才一进院门,就看见围着大灶,一个角儿有一对小红灯泡,一闪一闪,亮得吓人。怎么灶四周按上小灯泡了?再一看,陈钩子傻了,哪里是四对小灯泡呀,是大灶四个角儿上,一个角儿蹲着一位黄仙。 黄仙,就是黄鼠狼。天津人崇信五大仙,胡黄白灰柳,黄鼠狼算是一位仙家,惩恶扬善,绝对公平、公正,而且公开。也许它等都是陈记酱肉的老主顾,听说陈爷回家修房去了,陈钩子又得了急性痢疾,此时不出来帮忙,更待何时?于是仙家就出来了,保护老汤就是保护人民,天津卫若是丢了这锅老汤,天津人还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呢?如此仙家才为陈记酱肉这一锅老汤做义务保镖,在陈钩子跑茅房的时候,出来保护老汤。 独得仙家护佑,你说陈爷的老汤是不是有了灵性? 仙家护佑陈记酱肉,自然有他的原因,仙家不似官府,谁花钱护着谁。陈记酱肉天好,官府里走不通门路,一个抽查,关上院门数苍蝇,一个两个,数了一个上午,陈爷家院子里共计数出23只苍蝇,根据每平方米只能有22只苍蝇的标准,超标,停产整顿。一看形势不好,陈爷派儿子陈钩子去五星级饭店定了一桌工作午餐,十几瓶五粮液才打开,说是陈爷院里有一只苍蝇已经飞到隔壁人家去了。合格,继续营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