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人民代表冯有为(10) | |
---|---|
http://cul.sina.com.cn 2005/03/25 14:15 北京文学 | |
作者:刘元举 康锦达 另一方张伟才家的住宅被打砸的情况,张伟才及父亲张长权头部、腿部被伤害后的伤口、血衣及致伤的砖头、鹅卵石等,不但没有照片和现场勘查记录,连案发当天他们父子在 对这些弄虚作假的事实,细心的冯有为早在调查组介入之前,就心存疑点,经过详细的调查,对事实真相有了比较充分的了。 上述治安案件中存在这么多问题,引起专门调查组的高度重视。专门调查组由公、检、法三方各派一名处级干警,人大常委会指派两名人大代表共七人组成,经过三个月细致认真的调查,并经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专家的权威鉴定。调查报告最终肯定张伟才符合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属正当防卫。 1996年6月4日,沈阳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将调查组的调查报告转发给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要求严格依法处理。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张伟才一案重审。直到1996年9月,终于作出再审判决,重新认定张伟才伤人属正当防卫,宣判张伟才无罪。 一个悲哀的故事惊官动府,周折费尽,闹腾了好几年,终于停止恶化。然而,又一个更加悲惨的故事却在继续着。或者说不是接续,而是在同一时空下,同一时间内发生着…… 对于受苦受难的老百姓而言,找到冯有为就是找见了光明,然而,冯有为每接到一个难题,却是什么样的心绪呢?他的痛苦与压力有谁知道呢? 有个叫原秀暖的母亲说:“以前看电视里有冤案,以为是故事,如今落到自己头上了,真是一场噩梦,没有冯代表的帮助,我们就要家破人亡了。” 她的儿子当事人蒋沛林说:"我很不幸,本来是抓小偷,却反而被抓。司法腐败颠倒黑白,真是害死人。如果没有冯代表主持正义,我可能就被冤枉到底了。从这方面看,我又是幸运的。但是,老百姓不能仅靠‘幸运’过日子,因为不是谁都能遇到像冯有为这样的好人,如果遇不到怎么办?所以,国家要加强法制建设,要建立起真正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司法部门想搞名堂的人就不能得逞。即使搞了,也能很快得到纠正。这样,老百姓才能相信法律,才能去维护法律的权威性。“ 这种话不是谁都能说出来的,没有切身的痛苦经历,没有深刻的内心感受和思考,是不会有这么深切的语言的。 由追逃小偷到躲避公安机关的拘留,从白的人到黑的人。在蒋沛林身上体现出的悲剧色彩实在是太凝重了。他的故事要是写出来,会比上边两个故事更曲折更冤枉。 这些倒霉的老百姓真是数不胜数。或许,冯有为似乎就是为了这些冤枉人应运而生的。然而,他只不过是一个兼职人民代表,他的主要职业是当好《金属学报》杂志的编辑。他面临的难题首先是哪个是正业的问题。然而,既要干好本职工作,又要当好老百姓的代表,老冯只能牺牲所有的业余时间,拼上老命了。 但就是他拼上老命也管不过来呀!又有多少受难的人没有运气找到冯代表呢?正如蒋沛林所说,他是幸运的,因为他找到了冯有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