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文化 > 意大利文艺复兴展 > 正文

多纳太罗

http://cul.sina.com.cn 2006/01/13 17:05   新浪文化

  《圣乔治》从19世纪晚期被移放到了一个博物馆里,它原来是为佛罗伦萨一座教堂的哥特式神龛创作的。多纳太罗将神龛的空间凿得很浅,以便突出人物。他以圆雕的手法,刻画圣乔治,整座雕像轮廓清晰,坚如岩石的造型中蕴含着勃勃生气。这位骑士般的圣徒,全神贯注,时刻准备投入战斗。浅显的神龛空间,更是强化了这种一触即发的动态,人物好像正要离开建筑,坚定地步入观者的世界。这座雕刻名为神龛所作,其实是一座独立的圆雕作品。神龛雕刻,一般只需雕刻好向人们展示的一面,而无需注意不为人所见的背面,但已从神龛走向博物馆的《圣乔治》,与多纳太罗后来的名作《大卫》相仿,可以让人们从四面八方去欣赏。在《大卫》这座雕刻中,多纳太罗灵活地运用了希腊雕刻家波利克利托斯的对照手法,重心落于右腿,左腿松曲,形成腰胯部位的转动,展现了人物的优雅与自信。从人物动态的设计到肌肉的塑造,都使人觉得可以触摸到生命的浮动。据说,多纳太罗在创造这类雕刻的过程中,不断地对着它们大喊“说话呀!请说话!”

  多纳太罗善于创造性地吸收古典艺术的精神。他学习古典艺术,无意于模仿,而是要超越古典范例。1445年,他受托为帕多瓦铸造一座青铜骑像,这给予了他与著名的古罗马骑像《马克•奥勒留》一比高低的机会。这座雕像表现了绰号加塔梅拉塔的雇佣军首领形象,他刚刚过世,曾是威尼斯共和国军队的将军。在塑造骏马时,多纳太罗心里显然是以奥勒留的坐骑为范例,但比其雕得更有活力。雕像人物唯有胸甲是古罗马形制,其余所有着装全是多纳太罗时代的,骑士佩带的长剑、双腿的甲胄和脚蹬的马镫,皆不为古代所有。多纳太罗在塑造人物头像时,作出了新的创举。考虑到这座雕像将高置于台基,人们的视线将从下向上观看它,因此,多纳太罗大胆地将头像变形,使之在相应的高度依然保持人物的真实可信。在这里,多纳太罗在雕刻中机智地运用了文艺复兴的两个科学发现:透视学和解剖学。只有懂得透视学,雕刻家才有把握估计雕刻放置在何种高度时,人物形象应作出何种程度的夸张变形,使之看上去符合真实。同样,没有解剖学知识,也无法估计人物在何种程度上变形,又达到何种高度的视点,才能自然地矫正为正常状态。

  多纳太罗等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家,并不满足于能够创造出真实动人的雕像这一成就。雕像本身是立体的,处于空间之中,不足以体现他们的视觉新发现的成果。他们要把自己的科学发现运用到平面艺术上去,在平面上创造出真实可见的立体空间效果。佛罗伦萨绘画之父乔托已开此先风,但人物和衣饰的塑造依然有中世纪艺术的概念化遗风。多纳太罗这一代艺术家要让平面艺术变成一个我们观者可以亲历其境的自然世界。真正跨出这一步的是马萨乔、多纳太罗和吉贝尔蒂。而这方面的早期范例主要是浮雕。浮雕是在浅显的平面上雕刻,其塑造空间的限制与在画布上作画相差无几,因此,要在浮雕上创造强烈的三维空间效果,远比作一件圆雕困难。

  文艺复兴的艺术家为此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其中一个故事听起来像是普林尼讲述的古希腊艺术故事。1400年,佛罗伦萨决定为洗礼大教堂做一对铜门装饰,该项目公开招聘,最后由两位佛罗伦萨最有天赋的年轻艺术家展开角逐。一位就是透视学的发明者布鲁内莱斯基,另一位是洛伦佐•吉贝尔蒂。铜门的题材是以撒的献祭,评委要求两位艺术家呈交自己的铜雕模型。布鲁内莱斯基落选。奇怪的是,布鲁内莱斯基恰恰败在理应是他强项的透视学。这说明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着一种需用丰富技术水平弥合的差距。布鲁内莱斯基的《以撒的献祭》构图繁复而有力。艺术家试图在浮雕上创造一定程度的景深感,然而,由于前景的安排,形如平面的装饰饰带,没有令人信服的空间感。将布鲁内莱斯的竞选作品与吉贝尔蒂的参选模型进行比较,不难看出当时评委的重要评判标准所在,而评委的裁决又反映了那个时代所期望的艺术面貌。评委为这次比赛提出了创作要求,吉贝尔蒂的《以撒的献祭》(图cao-19)与布鲁内莱斯基的参选作品一样,遵守同样的设计要求,然而其作品的效果却不同。吉贝尔蒂没有采纳对手那种紧凑的构图样式,而是运用具有戏剧性的对角线,使之横贯浮雕的中部,以创造更惊人的空间和景深感。这种空间处理便于艺术家依据人物与观看者的相对位置给予画面人物不同尺寸的刻画。如浮雕右上角的天使,依照透视关系进行短缩,使天使由天而降,从背景冲向前景,加强了整幅画面后退的景深效果。吉贝尔蒂的作品,在人物关系的处理上,也比布鲁内莱斯基更接近自然主义风格,赢得了评委的赞许而获胜。

  吉贝尔蒂几乎花费了20年的时间才完成洗礼大教堂的北门浮雕,然后又受委托为东门创作青铜浮雕。在制作东门浮雕时,吉贝尔蒂更加充分地使用了布鲁内莱斯基率先提出的透视学原理,他利用对手的新发现,雕刻了更富有空间感的浮雕,人物与场景的安排符合透视原理,人物动态和表情自然而丰富,艺术家似乎以魔术师的手法,在平面的浮雕上导演了一场活灵活现的舞台剧。东门浮雕给年轻的米开朗基罗留下的印象如此深刻的影响,他将之誉为“天堂之门”,从此以后,人们就沿用了这一称谓,赞美作者巧夺天工地在平面上重现真实、立体的圣徒行传。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